台中新社--簡介
新社區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,輪廓呈扭曲之西北-東南走向長條形。東北部隔大甲溪與東勢區相望,東與和平區為鄰,南與南投縣國姓鄉為界,西南與太平區、北屯區連接,西為豐原區,北為石岡區。全區之中心點位於東經120.4度,北緯24.2度處,面積68.89平方公里。在全市區當中,面積排名第五位。
以下為新社歷史:
歷史
本區在漢人未開墾之前,為平埔族原住民聚居之地,屬噶哈巫族「樸仔籬」社群居住地。據記載,清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有粵人杜行修者,率領五十壯男經大墩、三櫃城、大坑(皆台中市境內),到達本區,為漢人到達新社之始,由於當時遷移以粵人居多,目前新社區為台中市第二大客家聚落,僅次東勢區。而原住民於嘉慶年間,內遷到新社轄區各地後,不久即有漢人進入與他們做買賣,並稱該地原住民聚落為「新番社」(簡稱「新社」),此為新社地名的起源。
清道光末年,彰化地區戴萬生等人響應「太平天國」起義之民變,在台發動革命,全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,沿海居民則紛紛入山避難,大舉遷入本鄉墾殖,與原住民劃地而居,新社因而逐漸發展。
民變平息之後,彰化縣府派兵到東勢角設治,新社為栜東上堡新社區,為新社治理之始。日本治台後,新社改為臺中廳東勢角支署新社區;大正9年(1920年)台灣地方制度改變,改為台中州東勢郡新社庄。
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之初,臺中縣東勢區「新社鄉」;2010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後,改為臺中市「新社區」。
留言
張貼留言